鼻结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韦瑶忠20余年步行十万公里义务接送学童上 [复制链接]

1#

韦瑶忠,又名十九公,年2月出生,广东省茂名信宜市金垌镇环球村村民,入选年下半年“中国好人榜”。

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是一种习惯

韦瑶忠年加入中国共产*,是一位受人敬重的老*员。从加入中国共产*的那一刻起,韦瑶忠时刻以入*宣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和人民牺牲一切……”鞭策自己,常常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身边的人。30多年前,韦瑶忠担任石门坑村生产队队长,每天起早摸黑带领全村人耕种、开荒造田。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在贫瘠的山地上开辟了近百亩田地,村里也有了明显好的收成。

但在每次收成分红薯、土豆的时候,十九公都是领最后并且是最小的那一种。他妻子对他有意见的时候,他就风趣地说:“小的还多几条,比大的还容易煮熟呢!”后来村里分田地,作为村长,十九公只是领到了最边远的山,最贫瘠最小的田地。他妻子对他闹意见,十九公依然风趣地说“始终要有人领那一份,不要白不要!”30多年的村长经验,多年的默默奉献已使十九公养成一种甘于奉献、不计报酬、乐于助人的习惯。

在耕作之余,十九公还学会了不少医学秘方,只要一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十九公就扛起锄头到山上挖山草药,帮助附近的村民治疗肾结石、肝炎、鼻炎等病症。

20余年十万公里走出希望之路

由于石门坑村是离环球小学最边远的自然村,学生为了按时到校,每天早上5点多钟就得起床上学。天黑路滑,路上时常发生危险事故,学童们饱受惊吓。有些家长不放心,经常护送孩子上学,但却耽误了不少农活。十九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他毅然担起了义务接送学童的重任,这重任一挑就是20余年。

在十九公的带头下,村民们筹款开通了一条通往石门坑村的宽4米的新路,这样大大缩短了石门坑到环球小学的距离。有些家长为了减轻十九公护送的重任,纷纷自己接送,但多数因要外出工作而无法坚持。家长们都教导孩子自己上学,但学童们每天早上还没天亮就要经过荒山而吓得不敢上学。十九公对村民说:“我现在还能走路,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你们就放心工作,孩子还是我来送!”

新路修成后,从石门坑到环球小学再也不用走那些崎岖的小道,节约了不少时间。但十九公依然是每天早上4:00就起床;4:30吹两声哨子把村民叫醒做早餐;5:30吹三声哨子督促家长叫醒学童;6:15吹两声哨子督促学童们集合准备出发上学。校方因担心十九公安全,费尽口舌才说服十九公不送午饭到学校,而让石门坑的学童中午回家吃饭、午休。

十九公老了,在20余年的奔波劳碌中,十九公一双脚,青筋暴突,大小腿已经变成拱形,走路的时候像瘸子一样一拐一拐的。每到冬天,学童们都懒得不愿意冒着寒风上学,十九公常常要催促这个、叮嘱那个,还要背着最小的学童上学。有些学童穿得少,十九公二话不说就脱掉外套给学童穿上。路过泥泞,十九公还必须冒着严寒,站在水洼中将学童一个个抱到干硬的大路上,他的一双鞋子常常在送完学童后变成湿冷的泥鞋,双脚一到冬天就裂开大大小小的血缝。

去年,因为经常雨天,十九公在护送学童的路上还重重地摔了一跤,将盆骨和腰骨都摔坏,在床上躺了半个月。学生们一放学都跑到他床边问候他,家长和学校坚持不让他接送学童了,但十九公病一好就马上接送学童。

村民们说,石门坑村离环球小学3公里左右,十九公每天6趟,一天走18公里接送孩子。20余年来,如果按照一年天上学来计算,十九公接送孩子上下学已经走了公里,相当于走了4次二万五千里长征,围绕赤道走了2圈半。

在十九公的护送下,一批又一批学生“走”出了石门坑村,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岗位,一个个往自己的理想奔走。

他是孩子们的第二个“父亲”

在十九公隔壁有一幢崭新的楼房,每天新楼房里都传出音乐和小孩的欢叫声。楼房的主人韦日盛常常在新房里唱歌,还不时跑到十九公家叫十九公到他家吃饭,晚上还和十九公在灯下赛象棋。说起十九公,这位去年刚做父亲的年轻人眼睛都红了,他说:“我3岁多的时候父母就去世,姐弟五人都依靠远房亲戚和十九公照顾才长大成人。我上学的时候,都是十九公接送我上学,放学时吃饭多数都是在他家吃的,他一直鼓励我要好好读书好好工作才会有好生活。

毕业后我进了一间模具公司,并且成了一名工模师傅,家里生活也有了起色。在十九公的帮助下,我还成了家并且有了个活泼的孩子。前年台风将我家老房子刮倒了,一家三口都得投靠到十九公家。在十九公和四个姐姐的帮助下,去年我盖了多平方米的新房。要不是十九公像父亲一样一路护着我,我也没有今天!”

某天,在三中读高一的韦聪杰放学回来了。他一路径直走向十九公的家,还没到门外就深情地叫唤:“十九公!十九公……”看到韦聪杰回来,十九公接过他的书包就去厨房里热中午吃剩的排骨汤和饭菜,一个劲地叫他吃,还不时询问他在学校的情况。韦聪杰吃完饭的时候,十九公还硬将十元钱塞给他,叫他偶尔加个菜补补身。看到韦聪杰,十九公又怜爱又自豪地说:“孩子读书一直很优秀,本来可以上信宜中学的,但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又改嫁,打击大,虽然上不了信宜中学,但在三中读书成绩也不错!”

韦聪杰的父亲手已经残废,工作收入不高,母亲不堪生活重担而改嫁。他和弟弟韦文杰一直都是十九公看着长大,读小学时,十九公在接送的路上经常鼓励他们认真读书,走出大山才是希望。虽然现在上学都不用十九公接送,但每次周末回家,十九公都会留一些好吃的给他们,还经常塞一些零钱给他们买学习用品。村民都说,兄弟俩放学回来一定是首先找十九公,如果十九公在大山里放牛,他们也会找到大山里去,顺便帮十九公扛柴赶牛回来。有时候十九公的牛在大山里走丢了,即使是刮风下雨天黑路滑,兄弟俩和村民们都合力将十九公的牛找回来。

“十九公就是我们的第二个父亲,我们要好好读书,报答十九公对我们的期望!”在韦聪杰破旧的老房子里,满墙满墙都是韦聪杰和韦文杰的奖状。在昏暗的灯下,韦聪杰开始温习功课,他正在用他的行动报答十九公的恩情,也在用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十九公韦瑶忠近照

十九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有位当年目睹了十九公大公无私劳心劳力为村民的中年人说:“中国有一个雷锋,信宜有一个十九公,十九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因为目睹了十九公在担任村长期间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经常跟随在十九公身边的韦坚身上也深深印上了十九公那种勤劳质朴的美德。

在十九公的影响下,年至年,韦坚到广西当兵并参加了越战。韦坚退伍后,就到深圳宝安区沙井实用电器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工作,在工作期间,韦坚时刻发挥着共产*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任劳任怨,扎实工作,从一名初级技术人员到一名部门经理,韦坚已经迈向了成功的行列。

韦坚说,我时常向我身边的同事朋友说起我的十九公,将他的事迹作为榜样学习,同事朋友无不为十九公而感动,十九公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进。

来源:茂名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