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临床医学院简介
滨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始于年成立的医学一系,年拆分为基础教学部、临床教学部,年临床教学部更名为临床医学系,医院合署办公改称临床学院,年7月独立设院,成立临床医学院,年7月设立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合署办公。
1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
学院(医院)设有临床医学、儿科学、眼视光学等3个本科专业,同时承担口腔医学等12个专业的建设任务,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一流本科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精品课程13门,继续教育数字化优质课程1门;作为临床医学学科建设牵头单位,获批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有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项,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论文余篇,SCI收录篇。
2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
学院(医院)现有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2个、省临床重点专科22个、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3个、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3个、省市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现有高级职称人,博士、硕士人,博士、硕士生导师人;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教学名师4人、优秀教师2人;有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临床“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有“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人,“齐鲁卫生与健康领*人才”1人,“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10人,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29人,渤海英才·杰出贡献专家1人,十佳滨州专业技术带头人4人。
3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
学院(医院)坚持立德树人、以本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生考研率、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在5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近3年毕业生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学院(医院)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充分发扬传、帮、带的优良教学传统,为学生见习、实习提供充足的实践教学平台,见习、实习学生现分布在学校2医院、8医院以及3所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医院)现有25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个省级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与*河三角洲地区20医院构建医联体,牵头成立了13个*河三角洲区域专科联盟,覆盖区域余家医疗单位。
2专业介绍1内科学NO.1
学术型()
研究方向:
01心血管病学
02呼吸系病学
03消化系病学
04内分泌与代谢病学
05传染病学
初试考试科目:
①思想*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联考西医综合
复试专业科目: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NO.2
专业型(105)
研究方向:
01心血管病学
02呼吸系病学
03消化系病学
04内分泌与代谢病学
05血液病学
06传染病学
07风湿病学
08肾脏病学
初试考试科目:
①思想*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复试专业科目:
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2外科学NO.1
学术型()
研究方向:
01普通外科学
02泌尿外科学
初试考试科目:
①思想*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联考西医综合
复试专业科目:
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NO.2
专业型()
研究方向:
01普通外科学
02胸外科学
03神经外科学
04泌尿外科学
05整形外科学
06心血管外科学
07美容医学
初试考试科目:
①思想*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
复试专业科目:
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9版)
3
导师阵容
1呼吸病学
学科简介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目前是集呼吸疾病-睡眠呼吸障碍-危重症为一体的学科,获全国青年文明号,是全国PCCM医院优秀单位,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山东省高校对接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教育厅“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的龙头专业,山东省高校*大年式教学团队,滨州医学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临床医学高水平建设学科,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呼吸睡眠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医学会、医师协会多个分会的副主任委员单位,滨州市呼吸专业委员会、重症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河三角州呼吸系统慢性病、疑难杂症、危重病人抢救、睡眠疾病的诊疗、教育、研究中心。呼吸与重症医学科已经形成了三个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科研团队,承担和参加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慢阻肺合并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综合征交互作用机制、现状调查(7-年)2项,近5年来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3项、山东省科技厅8项、省教育厅和卫生厅等资助的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多篇,其中SCI收录88余篇,合计影响因子.15分,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5项,滨州市和烟台市科技进步奖共7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4项。参加国家间质性肺病指南专家共识修订3项。科室团队有博士生导师2名,共招收、培养博士生6名。硕士生导师10余人,共招收、培养硕士70余名。
1导师简介
吕长俊,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滨州医学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医院院长”、中共山东省委、省*府“抗击非典先进个人”(一等功)等荣誉称号;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疾病学组成员,山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十三五”重点学科负责人,泰山学者岗位学术骨干,获卫生部、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在MolecularTherapy、Theranostics、MolecularTherapy:NucleicAcid、AnalyticalChemistry、CellDeathDisease等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
王晓芝,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泰山学者设岗学科负责人。中国医师协会危重病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危重病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危重病质控中心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职业与中*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六省市急危重症委员会常委,滨州市医学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初审专家,《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山东医药》、《国际呼吸杂志》编委。主持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省厅级课题20余项,获省级以上的科技奖励3项。荣获“山东省优秀医务工作者”、“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全省防治非典先进个人”、“山东省十佳医师”、“滨州市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韩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滨州医学院“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年开始从事睡眠疾病的诊疗及研究。现为亚洲睡眠(医学)学会副主席(主席),世界睡眠医学研究会秘书长,美国SleepandBreathing(睡眠与呼吸)等国内外多家杂志编委,欧洲JNon-invasiveMechanicalVentilation(无创机械通气)杂志编委。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睡眠呼吸生理障碍的发病机理及发作性睡病的易感无创通气及发作性睡病的遗传基因,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及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资助。曾荣获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王涛,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医院大内科副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任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感染多学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重症远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感染医师分会常委,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重症质控质控中心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中*与职业病学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支气管哮喘多学科工作委员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滨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重症监护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滨州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年7月毕业于青岛大学医学院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年6月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得内科学硕士学位;6年获得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工作期间医院进修学习,4年作为国内访问学者于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医院学习,已主持完成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自然、省部级及厅级课题6项,医院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发表中华等系列核心杂志及SCI文章20余篇,先后获得滨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山东医学科技奖等科技奖励。年2月作为山东省第十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长驰援湖北*冈,先后获得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滨州市十佳医师、青年学术带头人、医院后备领*人才等荣誉称号。
郝东,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十佳青年医师。从事呼吸与危重症专业20余年。常年在临床一线工作,在呼吸危重症方面临床经验丰富,特别是机械通气,连续性血液净化方面有较深造诣,是“非典”、“甲流”、“禽流感”、“手足口”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的山东省专家组成员、鲁北地区防治专家成员,先后主持开展了居于国内领先的新技术新项目十余项,居于国内领先(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为重症感染、脓*症免疫。目前主持2项厅级课题,参与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10多篇,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成果奖1项。自年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多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或优秀教师。
翟乃亮,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滨州市十佳专业技术带头人,北京大学、澳大利亚WestmeadHospital访问学者,山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感染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介入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疑难罕见病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呼吸介入诊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防痨协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主持参与省厅级课题4项、滨州医学院科技计划2项,获滨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首位)、三等奖1项,参编专著2部,获国家实用专利3项,近5年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5篇,目前招收在职研究生3名,全日制研究生2名。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省级表彰)、山东省优秀医师、滨州市优秀医师、滨州医学院“优秀指导教师”、“实践教学优秀教师”、“优秀带教教师”等荣誉称号。
李洪波,中共*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好医生,全国文明家庭,“山东好人”十大年度人物,“山东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员”,滨州市十佳专业技术带头人,医院后备领*人才,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访问学者,医院访问学者,2次获得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院内VTE防控多学科联合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疑难罕见病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结核病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学组成员,山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间质性肺病组委员,滨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重症质量控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发展计划1项,山东省医药卫生发展科技计划1项、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1项。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近5年发表SCI收录论文8篇。
潘磊,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科技处副处长。曾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员”,“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滨州市优秀医师”等称号。7年度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年度滨州市十佳专业技术带头人。年7月博士毕业于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4年8月~6年8月于医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培养在读研究生3名。主要研究方向是呼吸慢病的防治与康复、睡眠呼吸障碍以及循证医学相关研究等领域。主持省部级、厅级等课题5项,获滨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担任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课程思*示范课程《循证医学》负责人,医院学会空间微生物与感染专委会和过敏专委会、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山东省医师协会老年慢病防治专委会、山东省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分会、呼吸分会和重症感染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等。担任EurJHeartFail、ScientificReports、BMJOpen等杂志审稿人;迄今发表国内外论文40余篇,其中29篇被SCI收录,总IF约70余分。
张汝敏,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淄博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淄博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淄博市卫生系统首届首席专家、山东省优秀医师、记二等功、山东省好医生、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抗疫英雄。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恪尽职守,带领全科同志在我市率先开展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V-AECMO、V-VECMO均顺利实施,填补了淄博地区的空白。积极开展PICCO、USCOM、漂浮导管等血流动力学监测联合床旁重症超声技术,优化各种类型休克及心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显著提升了此类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年救治危重患者千余例。医院指导危重患者的诊治,对本地区重症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带领专家组圆满完成淄博市新冠肺炎病人救治任务。担任山东省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重症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卫生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分会委员、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委员、淄博市医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淄博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主任、淄博市康复医学会肺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王新安,硕士,现任滨州市妇幼保健院*委副书记、副院长。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委员、山东省防痨协会呼吸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介入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委员。山东省优秀医师、滨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滨州市青年学术带头人、滨州最美健康卫士、滨州市道德模范、滨州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记个人三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滨州市科技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厅青年基金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参加工作以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著作两部,专利一项。主要研究方向:间质性肺病、肺部影像学。
房洁,硕士研究生,医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山东省卫健委年度“齐鲁卫生与健康领*人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一项,主持、参与山东省医药卫生发展计划项目3项。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防治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委员会青年委员、山东防痨协会呼吸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干细胞学会理事、德州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李凯述,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持工作),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青年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疗机构呼吸学科规范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委员。擅长呼吸慢病管理、肺结节/肺癌早诊早治、支气管镜下诊疗、肺栓塞/肺动脉高压、疑难肺部感染的诊治。在山东省率先开展快速现场评价(ROSE)技术,承担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项目标号:6WS),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项目编号:5ZC),参与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项目编号:8GSF,第3位),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培养在职研究生2名。
刘明涛,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全科医学二病区主任。毕业于山东大学医学院,目前担任山东省老年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诊断分会睡眠学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睡眠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感染学组成员。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菌耐药机制和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研究。先后主持各项省市级课题5项,先后发表SCI、中文核心期刊共计40余篇,获得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滨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2项。先后荣获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滨州市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
李燕燕,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山东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协作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第一届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获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擅长支气管镜下、胸腔镜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结合快速现场评价(ROSE)技术对肺部肿瘤及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擅长肺结节微波消融术、肺癌粒子植入术等肺部介入微创治疗以及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慢性病的诊治及危重症的处理。发表相关SCI论文2篇,北大核心期刊4篇。援鄂期间完成新冠肺炎文章《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viralsheddingkineticsof38asymptomaticpatientswithcoronavirusdisease9》,并被SCI收录。
2心血管病学
1学科简介
医院心血管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是独立三级学科,是省临床重点专科、滨州医学院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脏康复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共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9项包括省级项目8项、厅级项目9项,获经费资助50万元;发表论著8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论著20篇,主编/副主编专著10余部,荣获省级、厅局级和校级成果奖励10项。专业目前有硕士生导师6人,其中博士3人,教授5人,副教授1人,已形成了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医学人才队伍,科室注重开展学术活动及参加学术交流,重视研究生培训,每年可接收10余名研究生开展实验研究及专业实践。
1导师简介
孙经武,医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委委员、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临床实践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本科教育教学委员会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学会心脏病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疑难危重病人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各种心脏病介入技术,掌握现代医学治疗理念及专业进展。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3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20余篇,获厅局级奖励3项,主编及参编专著及教材5部。
王东,医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委委员、副院长。山东省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协会第一届患者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第一届《医师论坛》编委会编委。擅长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治疗,特别是对疑难危重病人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30余篇,获省市级奖励6项,参编教材2部,主编教学辅导书、学术著作10余部。荣获山东省卫生厅“青年岗位标兵”、滨州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等荣誉称号。
徐会圃,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现任滨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主任、医院内科主任、心内科主任。兼任山东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电生理与起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介入心血管分会委员。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医师”、“滨州好医生”及“渤海英才十佳滨州专业技术带头人”、“山东十佳医师”等荣誉称号。
程艳丽,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梅奥医学中心访问学者。现任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技能学教研室主任、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医院内科副主任、心内科副主任。现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模拟教学联盟山东省分会理事、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心脏康复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心血管急危重症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急症、顽固性心衰等能熟练高效地组织抢救,对心电学及心脏电生理学有深入的研究,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介入技术。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心力衰竭和心脏康复方面。主持完成科研课题3项,其中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完成各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8部。多次担任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指导教师、裁判及命题专家,多次被评为滨州医学院和医院“本科教学评估先进个人”、“临床专业认证突出贡献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优秀指导老师”和“医德优秀奖”。
刁树玲,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心内科副主任。现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律失常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业委员会心源性卒中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山东电生理女医师联盟委员,滨州市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心血管内科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治与抢救工作,能熟练进行心血管病的介入诊断治疗,尤其对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及导管消融治疗具有丰富经验。积极参与教学科研,承担《内科学》《诊断学》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任务,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4部,参加科研课题7项。
张贝,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年7月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内科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6年12月于山东大学获心血管内科专业博士学位。擅长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相关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7篇,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3项,主编专业著作3部,副主编4部,参编4部。多次作为指导教师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并获奖,先后被评为滨州医学院优秀教师,滨州医学院实践教学优秀带教教师、医院优秀住院医师指导教师。
3血液病学
1学科简介
医院血液内科是山东省重点临床专科,是鲁北地区血液系统疾病诊疗及科研中心,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科室,是国家及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本科室现有血液专科医师14人,细胞病理诊断医师1人,护理人员24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5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2人,在读博士学位3人。普通病区拥有床位46张,净化层流病区床位20张,其中百级层流房间4间,血液科层流病房是目前省内最先进的血液病层流病房。本科室拥有独立的血细胞诊断室,拥有新型骨髓细胞图像采集分析系统,负责完成全院血细胞相关疾病的诊断任务,每年骨髓报告数量余份。年出院病人余人次,拥有充足的病源、病种,住院患者重症病例比例50%以上。科室医师人才队伍结构合理,组成6个亚专科专业组:急慢性白血病、骨髓瘤与淋巴瘤组、贫血与造血衰竭性疾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出血与血栓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每个亚专业有副高级主任医师带领1~2名青年医师,负责滨州医学院各专业《诊断学》、《内科学》理论教学、见习、实习带教任务,掌握血液学最新进展。目前常规开展血液病MICM分型诊断、微小残留病测定、骨髓病理免疫组化等国内外先进技术项目,应用血浆置换术、血细胞分离单采术成功救治血液系统疑难重症患者,成为本地区重症血液病的救治中心。使我院血液病的诊断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年7月培养毕业的统招硕士研究生6人、在职研究生4人。近五年来先后开展微移植技术、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异基因全相合移植技术、亲缘单倍体移植技术成功开展,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分别获得7年度、9年度、医院新技术一等奖。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开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巩固血液内科在*河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地位,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来福音。
1导师简介
于文征,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血液内科主任。现任山东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诊断学专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血液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血液专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专业委员;-年在中国医学医院进修学习;年赴韩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干细胞治疗技术;5年在*事医学科学院进修干细胞移植技术;自7年开始带领血液内科团队开展微移植、自体移植、异基因移植技术,大幅度提高我院血液病综合治疗水平。擅长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各种贫血以及出血性疾病的诊治;承担滨州医学院《内科学》、《诊断学》教学任务,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3部;获得滨医附院“十佳优秀医师”、“十佳优秀科主任”,“医院突出贡献奖”、“年度滨州医学院人才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在职研究生4人。
王椋,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科教科副主任,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河口医学领*人才优秀青年人才。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肿瘤中心访问学者。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血液学分会血小板疾病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淋巴瘤骨髓瘤亚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血液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干细胞与细胞应用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东营市医学会血液病学委员会秘书长、东营市中医协会中西医结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造血干细胞移植、微移植、CAR-T免疫治疗等技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血液免疫学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先后荣获山东省医学科技三等奖2项,山东省老年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东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胜利石油管理局科级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荣获省级奖励:“齐鲁卫生与健康领*青年人才”;市级奖励:“*河口医学领*人才青年人才”、“东营市青年科技奖”、“东营市直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共产*员”;局级奖励:“胜利石油管理局青年岗位能手”、“胜利希望奖”等多个省市级荣誉称号。
4消化系病学
1学科简介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级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医学知识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近年来随着微创诊断及治疗的发展,消化内科踊跃出大量的新技术、新项目,成为当下发展最前沿的学科之一。医院消化内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山东省临床精品特色专科、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国医师协会高级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山东省首批消化系疾病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卫生部首批临床路径试点科室、鲁北地区唯一的“全民胃病普查基地”。我科在*河三角洲地区率先开展ESD、ERCP、POEM、EUS-FNA、胃肠动力检测等新技术,其中多项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科室以治疗消化道及肝胆胰等疾病为重点,分为消化道早癌诊疗、消化道介入诊疗、炎症性肠病诊疗、胆胰超声内镜诊疗、胃肠动力诊疗、小肠疾病诊疗、急慢性肝病诊疗等亚专科方向,以内镜技术为依托,全面提高了各种疑难危重病例的诊疗水平,已成为*三角地区消化系疑难危重症救治中心。在科研方面,学科近5年来承担厅局级及以上课题20余项,其中国自然1项,省部级课题8项,厅局级课题11项,厅局级奖励10余项。近5年共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SCI论文1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主编著作3部,参与教学改革立项7项,发表教学论文10余篇。目前科室科研经费近百万元,医院在年成立了消化病研究所,为医院消化内科及滨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消化系病研究提供了学习和发展的平台。学科从年开始招生,经过多年发展,已培养33名全日制研究生,医院。目前科室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在读全日制研究生25名,本科室所带教的研究生、博士生勤奋上进、成绩优异,有5人获得校级优秀毕业生,2人获得校长奖学金,1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1导师简介
刘成霞,医学博士、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医院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及内镜室主任。现任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理事;山东省医学会第五届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胃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胆胰管内镜中国协会山东分会副会长;山东省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消化道早癌医生共同成长计划导师。先后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医院进行访问学习。熟练掌握EMR、ESD、ERCP、POEM、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等多种消化内镜的微创诊疗技术,多次被评为医院“十佳医师”、“师德标兵”、“优秀科主任”等,并荣登7年“中国好人榜”、8年“山东好人十大年度人物”。目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与山东大学和青岛大学联合课题各1项、主持院企合作课题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参与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课题4项、参与省教育厅课题1项。主持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计划1项、医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1项,获山东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6篇,在《中华消化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余篇。
牛琼,医学硕士,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现任山东省医师学会消化分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首届消化病学及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肝病学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山东医学会第二届消化病介入诊疗分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首届消化病学及消化内镜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预防医学会慢性肝病防治分会委员会委员,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胆胰管内镜中国协会山东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妇幼保健协会小儿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先后于澳大利亚Westmeadhospital和医院内镜科室进修学习,熟练掌握EMR、ESD、ERCP、POEM、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等多种消化内镜的微创诊疗技术,对消化内科早癌团队的创立及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工作者”、“优秀科主任”、“十佳女医师”、“患者最满意医务工作者”等。承担及参与省厅级、市级课题5项,获省市级各类科学技术奖4项,先后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副主编著作1部,国家专利2项。
史宁,医学硕士,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滨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山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胃肠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副组长,山东省临床药物评价委员会、消化介入分会青年委员,滨州市医学会消化及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熟练掌握EMR、ESD、EUS、EUS-FNA、静脉曲张套扎及硬化等多种消化内镜的微创诊疗技术,对消化内科超声内镜诊疗工作和胃肠动力小组的创立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多次被评为医院“十佳女医师”、“患者最满意医务工作者”等。目前主持山东省医药卫生发展计划一项,参研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主持校级课题两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参与SCI论文撰写4篇。
连海峰,中共*员,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分校(UTMB)访问学者,现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助理。曾获得滨州市第十二届青年科技奖、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医院青年科技奖等荣誉称号。科研上以消化道肿瘤的侵袭转移及IBD癌变机制为主要方向。目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等课题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10余篇。结题课题曾获得烟台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滨州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教学上主持省级教学课题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6-7年度课题1项,教学成果多次获得市级、校级奖励,为8年滨州医学院骨干教师,并多次获得滨州医学院优秀教师、实践教学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陈艳,女,临床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5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师从国内著名胃肠动力专家刘诗教授和侯晓华教授,从事胃肠功力障碍性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5年毕业后于医院消化内科工作至今,顺利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获“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优秀医师”及“山东省优秀住院医师”等称号。9年4月赴美国JohnsHopkins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医院消化内科IBD主任FlorinMselaru教授及国际著名胃肠动力专家JiandeZChen教授,从事神经调控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计划项目、滨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及滨州医学院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等,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SCI论文10余篇,获年“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称号,获滨州市自然科技奖三等奖。
杨丽娟,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滨州市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医院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兼肿瘤研究实验室副主任。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期间进行研究生阶段学习,分别于年和2年硕、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现主要从事肿瘤生物样本库建设,PDX模型构建和肿瘤分子生物标记物的筛选等工作。熟练掌握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组织形态学等实验原理和技术,近五年,发表SCI论文5篇,核心论文多篇;主持厅局级2项,参与国自然等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并获滨州市专利奖三等奖;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奖三等奖1项。
5内分泌与代谢病学
1学科简介
医院内分泌科是鲁北地区最大的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诊治中心,是集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指导基层于一体的内分泌代谢病专科,于2年获得药物临床实验基地,已完成多项大型药物临床实验。研究方向包括垂体疾病、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甲状旁腺疾病、肾上腺疾病和性腺疾病、肥胖与代谢综合征、胰岛素瘤、高脂血症、骨质疏松症与代谢性骨病、内分泌性高血压、内分泌性低血钾、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生长发育障碍、生殖内分泌疾病等。科室有研究生导师4人,在医院的教研工作中有强劲的能力,重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训,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已培养顺利毕业硕士研究生30余名。近五年内分泌科举办国家级及省级项目6项,多次获得医院的新技术新项目奖,发表国内外科研论文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5部。
1导师简介
刘长梅,女,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糖尿病副主任委员、山东预防医学会内分泌防治分会委员、滨州市内分泌代谢病学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诊治糖尿病及其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下丘脑垂体疾病、血脂异常、骨质疏松、肥胖与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性腺、生长发育异常及矮小症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参研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并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临床内科杂志等国家级及省级杂志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2篇,参编著作3部。目前作为PI参加国家药物临床试验7项。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继教项目3项。多次获得滨州医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带教及十佳女医师等荣誉称号。现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
薛海波,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医院后备领*人才、科研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目前担任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委员、滨州市中医药学会内分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临床一线工作20年,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性腺、生长发育、血脂异常、骨质疏松、高尿酸血脂及痛风等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诊治积累了较丰富经验。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甲状腺及其他相关自身免疫病的分子免疫学研究,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山东省卫生科技发展计划等省厅级课题10余项,发表国内外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5篇),获得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指导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人,已毕业9人。
于苏国,男,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兼任中华医学会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学会委员,山东省糖尿病预防医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青春期医学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伦理学会代谢性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内分泌糖尿病代谢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年7月毕业于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年医院及天津市内分泌研究所卫生部进修班进修学习。年被评为滨州医学院第二批中青年学术骨干与学科带头人。年被聘为滨州医学院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完成厅局级科研课题7项,发表省级以上科研论文30余篇,sci收录文章3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获滨州市科技进步奖5项,获山东省药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项。
朱蕾,女,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内分泌科科主任。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代谢疾病诊治。尤其是糖尿病精准诊疗。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人工智能诊疗及干细胞治疗研究。主持参与省、市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担任山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甲状腺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务委员。
王敏,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擅长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的诊治。1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先后留学加拿大蒙特利尔临床研究所和美国德克萨斯医学中心。对肥胖糖尿病及相关疾病机制开展了多项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省级和市级等课题10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科研成果先后获山东省医学科学二等奖、德州市科学技术一等、二等及多个奖项。
6传染病学
1学科简介
内科学(传染病学方向),是研究各种感染性疾病在人体内、外发生、发展、传播、治疗和预防规律的科学。其重点在于研究这些疾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同时兼顾流行病学和预防措施,以求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滨州医学院临床传染病学专业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现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学资源。感染性疾病科现拥有医疗人员10名,副高及以上职称4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7人。本专业旨在培养临床工作所需的公共卫生人才,毕业时授予内科学学位。本学科具有覆盖传染病学主要领域的稳定研究方向,主要研究:①感染性疾病基础与临床②肝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③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
1导师简介
丁国锋,女,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医院知名专家,传染病学精品课程负责人,多次获评滨州医学院优秀教师,医院优秀教学科研工作者和师德标兵,滨州市新冠肺炎和艾滋病救治专家组成员。兼职山东省医学会和医师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病理生理学会炎症发热感染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滨州市医学会感染病专业副主任委员。科室人员发表科研教学论文共40余篇,承担省厅级课题4项。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在中华医学教育探索、西北医学教育等专业期刊发表教学论文6篇。
刘同刚,男,医学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传染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委员,滨州市感染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年7月开医院从事感染科临床、传染病学教学工作,擅长病*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酒精性肝炎的诊疗及发热性疾病的诊疗。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多次获滨州医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医院“优秀*员”荣誉称号。
7风湿病学
1学科简介
风湿病学是内科疾病中按系统、器官分类的一个专业分支,主要研究对象是风湿性疾病,包括所有不同原因,以及不明原因引起的骨关节肌病,不论其发病原因是感染性的、免疫性的还是代谢性等异常导致的疾病。滨州医学院风湿免疫科学专业于1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拥有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理、类风湿关节炎的基础与临床、痛风的发病机理及综合防治、常见风湿病的预后研究;近年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及新技术新项目20余项,在各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5部。获滨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科研成果2项达国际领先水平,1项达国内领先水平。现有硕士生导师2人,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人,毕业生基础扎实,科研和实践操作技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
1导师简介
王学彬,男,中共*员,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内科副主任、风湿免疫科主任。医院风湿免疫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风湿免疫专科联盟理事,山东省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常委,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风湿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风湿免疫专科联盟副理事长,滨州市风湿免疫质控中心主任,年赴医院研修风湿病。0年7医院风湿免疫科,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普及风湿病知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注重科研及教学工作,积极对外交流,为我市乃至周边地区风湿病防治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科室已经发展成为鲁北地区风湿病诊治、教学、研究中心,年完成门诊人次余人次,住院人次余人次。带领开展的狼疮性肾炎肾穿刺活检术,小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制剂治疗炎性关节病、痛风的一体化诊治等技术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受到业内好评,造福了广大风湿病患者。近年来致力于狼疮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风湿病的预后研究等方向,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科研成果3项达国内领先水平,获滨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承担省级以上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荣获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滨州市青年学术带头人、滨州医学院优秀共产*员、医院先进工作者、科教兴鲁先锋共产*员、医院等级评审先进个人、优秀会诊专家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风湿病基础与临床研究、风湿病的预后研究。专业特长: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常见关节炎及各种肾脏疾病的诊治,尤其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血管炎、痛风性关节炎有较深入地研究。共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在读研究生3人,1人学位论文获评山东省优秀学位论文,1人被评为滨州医学院优秀毕业生。
8肾脏病学
1学科简介
医院肾内科是集肾脏病医疗、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专业科室,为鲁北地区肾脏病诊治中心,滨州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及滨州市血液透析质控中心主委单位,硕士研究生授权学科。科室现有临床医生12名,其中硕士生导师4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博士2人,硕士10人,先后与奥地医院、美国威尔康奈尔大学医学院附属罗格森肾脏病医学中心、医院、医院等建立交流与合作。科室近年来承担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为糖尿病肾病及高血压肾损害的基础与临床、腹膜透析超滤衰竭的研究、膜性肾病的基础与临床。在各级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10余部。
1导师简介
刘云启,中共*员,医学硕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肾内科主任。山东省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年7月毕业于滨州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年7月,研究生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临床一线工作近30年,承担省市多项科研课题研究,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5部,获得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科研成果多项,获滨州医学院优秀教师、“全省卫生系统赴川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并记三等功。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与临床。
张晓敏,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康复医学会肾脏康复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年7月,毕业于滨州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年7月,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7年7~10月医院、威尔康奈尔大学医学院附属罗格森肾脏病医学中心进修学习;8年6月获山东大学肾脏病专业博士学位。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5年,具有丰富的肾脏病临床诊治经验和临床教学经验。擅长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肾功能衰竭等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间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承担省市多项科研及教学研究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1位)、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2位),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与著作5部。获滨州市青年知识分子标兵(记个人三等功)、滨州市三八红旗手、滨州最美青年、滨州市十佳志愿者、滨州医学院首届“徐荣祥”奖教金获得者、优秀共产*员及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慢性肾脏病及糖尿病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
董华,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肾脏病学会急性肾损伤委员,山东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腹膜透析学组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研究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中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年潍坊医学院本科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年山西医科大学硕士毕业,获医学硕士学位,8年于医院肾内科进修学习。临床工作20余年,现已发表文章10余篇,承担省厅级课题多项。获滨州医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研究方向:腹膜透析。
王雅宁,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年7月毕业于滨州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内科学(肾病)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7年9月获山东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擅长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狼疮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及肾小管间质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治,对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有丰富经验。主持及参与厅局级多项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2篇,曾获滨州市“五四”青年标兵、医院青年新锐奖等荣誉称号。学术兼职:山东省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腹膜透析学组及学术发展学组成员、滨州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秘书等。研究方向: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超滤衰竭的防治。
9泌尿外科学
1学科简介
医院泌尿外科是一个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的专业科室。现拥有临床医师15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医学博士1人,硕士14人。科室拥有床位51张,年门诊量约余人次,年住院人数余人,年手术量1余台。经过近30多年的努力,至今已发展成为鲁北地区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医教研中心,同时也是鲁北地区的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疑难病诊治中心和急危重症救治中心。作为鲁北地区重要的临床医疗中心之一,滨医附院泌尿外科最突出的临床特色是不断开拓进取,应用和推广新技术、新疗法。第二个临床特色是规范化的诊疗流程和操作。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的理论、观念和规范给患者带来最佳的诊疗效果。第三个临床特色是全方位、大规模地应用微创技术。第四个特色是临床与基础科研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滨医附院泌尿外科在泌尿系感染、肿瘤、梗阻、先天性畸形、结石、结核、尿控等方面的治疗均处于省内先进水平。尤其是在各种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少见病、疑难病的诊治以及各种急危重病例的综合救治方面达到很高水平。现主要有2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泌尿系肿瘤基础研究”及“器官移植与保护”。科室内拥有4项各级课题,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屡有论著发表,已发表SCI文章6篇,中华系列杂志文章10余篇。其他核心期刊文章数篇。
1导师简介
赵升田,男,中共*员,医学博士,泌尿外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二级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现任滨州医学院*委副书记、院长,山东省泌尿系器官及功能重建工程实验室主任。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男科与性医学医师分会副会长、山东省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原主任委员、医院协会会长、世界华人男科医师协会会长等。长期从事泌尿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包括肾脏再生、男科疾病防治研究。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若干项。发表SCI等高质量论文30余篇。先后获山东省优秀院长、全国优秀院长等荣誉称号。
梅延辉,男,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青年委员、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擅长泌尿系肿瘤及结石的微创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诊治。多次荣获滨医附院新技术新项目奖及疑难危重病例救治奖。在SCI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篇,主持山东省卫健委课题一项、山东省教育厅课题一项、滨州医学院校级课题一项,荣获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一项(三等奖/第一位),荣获滨州市专利奖一项(三等奖/第一位)。积极参与教学工作并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交流,发表教学论文2篇。
10神经外科学
1学科简介
医院神经外科创立于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余名医护人员的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科室拥有滨州市3D打印重点实验室和医院神经外科解剖实验室。以重症监护、脑血管病、颅脑外伤、脑肿瘤、脊柱脊髓为特色的亚专业(拥有正式床位张(5个病区)。目前可开展各种颅脑及脊髓、脑血管介入手术,以显微神经外科为特长,对各种疑难病症如脑干肿瘤、颅内动脉瘤、脊髓髓内肿瘤、复杂性颅底肿瘤、巨大脑垂体瘤、颅咽管瘤、巨大脑血管畸形、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面肌痉挛、震颤麻痹等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神经内镜被广泛应用于颅底肿瘤、脑室内肿瘤、脑积水、脑内血肿的治疗,免除了病人常规开颅手术的痛苦。针对急性脑卒中,行溶栓和取栓,以及行大骨瓣减压、颅内外血管显微吻合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在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上有独到之处,尤其在复杂的动脉瘤的手术及介入治疗方面更有丰富的经验。在经单鼻孔入路、眶上锁孔入路垂体瘤切除等微创手术以及听神经瘤全切保留面、听神经方面也颇有建树。现已开展的神经功能缺失性疾病和颅脑恶性肿瘤的内放射治疗已取得了可靠的临床疗效。近2年来我们紧跟世界科技发展的步伐,开展3D打印精准医疗特色服务,在临床及科研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果。科室目前有莱卡手术显微镜3台、美敦力气钻及动力系统、蛇牌神经内镜系统、颅内压监护仪、术中B超、数字DR大型仪器,价值近万元。神经外科2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一项,省部委研究课题6项,科研总经费余万元,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编著作1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4项,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科研条件。学科于年获得神经外科研究生学位授予权,至今已有15年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现已毕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0余人,全部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本学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10人(校内导师6人,校外导师4人)。毕业生中有6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级、省级优秀毕业生,有5人考取博士。
1导师简介
李建民,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院长。兼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滨州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激光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山东分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同时担任《山东医药》的编委,《滨州医学院学报》特约审稿专家。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医院神经外科工作至今。从事神经外科专业30余年,工作兢兢业业,技术精益求精,开展了多项新型诊疗技术。如CT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治疗术;立体定向神经内窥镜技术;脑干肿瘤、脑干血肿显微手术。多年来在脑胶质瘤、垂体瘤、脑膜瘤、听神经瘤、脊髓肿瘤以及脑外伤、脑血管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技成果奖1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SCI及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副主编及参编著作5部。多年来一直参与对医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年轻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教学和培养,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
李泽福,男,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兼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滨州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激光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山东分会委员,《滨州医学院学报》特约审稿专家。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博士研究生学位;医院徐启武教授,年赴韩国加图力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脑干肿瘤切除、颅底肿瘤切除、岩斜区肿瘤切除,以及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和微创介入治疗及3D打印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科技厅及卫生厅课题3项,在SCI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首届医师节“优秀科主任”、优质服务百日竞赛活动“优质服务标兵”等称号,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0余名。
李勐,男,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兼滨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急救与危重病专业学组”委员,山东省激光医学会第二届脑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年7月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年于首都医科医院进修神经外科,年获得南华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多年来一直工作于临床教学科研工作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神经外科疾病有着较深刻地认识。尤其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有着较深刻地认识。每周坚持教学查房,多次参加院内外组织的疑难病例讨论。主要从事神经外科危重疑难疾病的诊治与抢救工作,尤其擅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使得许多患者免受了手术之苦。富有爱心,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深受广大患者信赖,1年当选医院首届医师节“十佳医师”。作为滨州医学院的教师,坚持参与课堂教学。主要承担部分《外科学》的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任务。教学态度端正,认真备课,并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滨州医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在完成教学和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两部。
刘永良,男,医学博士,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兼山东省老年医学会第二届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滨州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年7月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年青岛大学全日制外科学硕士研究生毕业。0年于首都医科大学医院进修神经外科。5年获得山东大学外科学博士学位。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神经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神经外科疾病有着较深刻地认识。尤其是在神经脊髓脊柱疾病、重型颅脑损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等都有着较深刻地认识和研究。为促进科室亚专业的发展和完善,承担神经脊髓脊柱亚专业的组建,并担任学组组长,能独立开展相关专业三四级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日常坚持教学查房,并积极参加院内外组织的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作为滨州医学院的教师,坚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态度端正,认真备课,紧扣本专业研究前沿积极进行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成绩突出。在完成教学和临床工作的同时,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10余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收录3篇。参编著作两部。
张文生,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年6月毕业于青岛大学,获外科学硕士学位;6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为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医学分会青年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委员和山东省抗癌协会委员。从业以来多次参加全国专业学术交流及培训,独立完成神经外科各类手术近千余台,并能够独立完成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及部分颅内肿瘤等较高难度的手术。熟练掌握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和脑血管造影技术,擅长脑血管病的手术和介入治疗,尤其对颈动脉狭窄病人的治疗具有极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和参与山东省卫生厅基金2项,获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SCI论文5篇,国家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荣获院级新技术科技奖多项。多次获滨州医学院优秀医师、优秀带教老师、医德考评优秀等荣誉称号。
王超,男,医学博士,医院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协作组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外科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6年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医院;年5月至今,在医院进行“博士后”入站学习。博士师从首都医科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杨新健教授,博士后师从医院李新钢、王东海教授。目前已完成脑血管病相关手术超过0例,主要擅长出血(如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等)和缺血性(如颈和椎动脉狭窄、急性和慢性大血管闭塞、颅内静脉窦血栓等)脑血管病的神经介入治疗。并分别于8和9年完成两次“中国临床试验注册”,得到了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专家的肯定并获得我院“8年度新技术二等奖”;其临床研究成果有望造福广大病患并改写治疗指南。科研方面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省厅级课题2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累计影响因子达20余分,以第一作者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国内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在“8年中国脑卒中防治百篇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由国家卫计委颁发的“司南三等奖”;应邀于8年5月在“第八届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上作“Lvis和Enterprise支架治疗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差异”报告,内容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荣获“优秀共产*员”、“医院杰出青年人才”等称号。
11心血管外科学
1学科简介
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原属于胸心外科,年成为独立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在医院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滨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是山东省医学会心脏外科分会副主委单位,年获评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现有医生9名,护理人员27名。其中教授及主任医师2人,副教授及副主任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滨医附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目前是*河三角洲最大的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治中心,年门诊量超过人次,年手术量余台,其中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近余例,瓣膜性心脏病余例,大血管手术余例,先天性心脏病余例,心脏肿瘤及其他手术50例左右,手术质量及手术难度均据山东省前列,近3年手术平均死亡率约为1.8%,患者诊断符合率超过99.5%,病人满意度超过96%。滨医附院心脏直视手术开始于年,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和积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和体系,可独立开展各类先心病矫治、联合瓣膜置换及成形、冠脉搭桥、大血管疾病的开放及介入治疗、手术范围涵盖了心脏大血管的所有范畴,成为山东省心脏大血管外科技术发展最全面的中心之一,在诊治技术和诊治规模上都处于山东省领先水平,为山东省特别是*河三角洲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事业和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医院及科室不忘社会责任,0年与滨州市红十字会联合发起“天使救心”工程,并成为“阳光天使基金”医院,救助患儿的范围辐射整个*河三角洲地区。在积极开展心脏大血管疾病救治的同时,医院临床实验中心进行了深入的基础研究与心脏功能辅助研究工作。目前科室承担山东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山东省卫生厅及省高校课题5项,滨州市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国内外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获科研奖励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
1导师简介
王玉玖,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委委员、副院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学科带头人。从业30年来,长期从事心血管疾病的外科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共完成各类心脏手术近余台次,在大血管疾病的手术与介入治疗、危重冠心病的内外科镶嵌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手术治疗以及先心病的微创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担任山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协会心脏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心外专业学组委员。承担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基金等多项省级课题。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
李伟,男,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脏大血管组组长。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获硕士研究生学位,从事临床工作16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从事小儿先心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尤其在大血管介入、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右胸小切口先心病矫治术有很深的造诣。承担省市级科研项目1项,发表国内科研论文5篇,获得山东省滨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12胸外科学
1学科简介
医院胸外科医疗技术实力在鲁北地区居于领先地位,是鲁北地区本专业医疗、教学、科研中心,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创建科室,由张庆广教授担任胸外科主任。张庆广教授为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胸外科主任,滨医附院肺结节诊疗中心主任。胸外科技术实力过硬,人才梯队合理,医疗设备先进。现有医护人员3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拥有博士3人,硕士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胸外科设置床位45张。积累了近万例胸外科疾病的治疗经验,每年完成各类手术近台。胸部疾病的微创治疗为我科特色,目前全胸腔镜微创手术比例达到80%以上,肺部疾病微创手术率超过90%。近年来,我科完成省级课题6项,校级课题5项,参编本、专科教材2部,主编或参编学术著作9部,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发表论文40多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4项,科技获奖10余次。
1导师简介
张庆广,男,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胸外科主任。从事胸心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20多年,曾多次赴美国、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交流学习,-年在心脏外科手术治疗中,完成了多项创建性的工作,为心脏外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年主持并成功完成国内首例同种异体右肺中上叶移植同期心内缺损修补治疗儿童终末期先心病。年后,专注于胸外科疾病如食管癌、肺癌等的临床诊治与研究,具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省级以上课题两项,发表论文30多篇,参编著作多部。年9月荣获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年3月荣获省直医疗单位“三学三创”活动标兵称号;年7月获全省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年9月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年12月荣获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年4月被评为“滨州市劳动模范”。年开始任山东省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会委员;年任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年-2年4月任山东省医学会第四、五、六届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2年5月起任山东省医学会第一届胸外科学分会委员;4年6月起任滨州市医学会胸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年12月-年1月任*协滨州市第七、八届委员会委员。
刘建伟,男,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胸外科副主任。从事临床工作18年,能够熟练掌握胸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开展食管良恶性肿瘤、肺部良恶性肿瘤、纵隔肿瘤、气胸、肋骨骨折、手汗症、漏斗胸等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7医院学习半年。学成之后顺利开展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肺部良恶性疾病余例。在科主任的指导下率先引进肺结节的术前定位、漏斗胸的微创治疗、手汗症的微创治疗等技术,并在科室内推广普及。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早期肺癌的早诊早治工作,牵头成立滨医附院肺结节治疗中心,并常规开展肺结节多学科诊疗工作。先后发表SCI论文3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国家级发明专利1项。主持并参与滨州医学院科研课题2项。获滨医附院新技术新项目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疑难危重救治奖多项。曾获职工岗位技能竞赛医疗组一等奖、并获滨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多次被评为滨州医学院及滨医附院优秀指导教师、滨州医学院十佳住院医师、滨医附院青年新锐奖等荣誉称号。现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胸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山东省疼痛研究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胸外科肺癌协作组-山东省肺癌协作组委员,医院协会胸外科分会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滨州市胸外科专业委员会秘书。
解桢,男,医学博士,讲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滨州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总论实验室副主任,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师从我国工程院院士、医院胸外科主任王俊教医院胸外科主任刘德若教授。目前从事胸外科一线临床、科研及外科学总论、外科学教学工作8年,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熟练掌握胸部微创外科技术,目前能熟练掌握并实施全腔镜单操作孔肺叶切除术加肺门纵膈淋巴清扫术、全腔镜单操作孔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加肺门纵膈淋巴清扫术、全胸腔镜纵膈肿瘤切除术、管状胃代食管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等技术项目。长期担任滨州医学院本科生和教改班学生导师,指导并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一项,并连续多次获得滨州医学院优秀教师称号。目前主持山东省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科研规划课题1项、滨州医学院校级教学改革课题1项、临床医学院教学改革课题1项,完成山东省高校科技计划1项、滨州医学院校级课题1项,参与并获得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奖2项,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及期刊论文9篇。获奖情况:山东省第八届”超星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滨州医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滨州医学院高校教师微课比赛一等奖。社会任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协会胸外科分会胸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胸外科质控中心委员会委员。
13整形外科学
1学科简介
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是滨州医学院外科学硕士学位授予专业,整形专业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也是烧伤、整形、美容疑难病诊治中心、急危重症救治中心、复杂疑难伤面修复中心。作为省内外知名的品牌科室,在医疗服务领域独具特色。科室拥有美容与整形外科、体表肿瘤根治与修复重建、复杂创面处理、烧伤治疗及功能康复、烧伤瘢痕综合治疗等五个亚专业。科室医师9名,其中医学硕士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护理人员20名。科室专门设置了无菌隔离病区,病床35张。病房有独立的换药室,清创室,手术室。设有门诊病人接待室、门诊换药室、门诊美容手术室。医院重症医学科专门为烧伤外科设置单间隔离烧伤病人救治单元。医院手术室也专门设置供烧伤病人手术的负压层流手术间。全面开展了各类美容项目,成熟开展了烧伤瘢痕整形、烧伤病人后期功能康复、各种复杂创面处理、面部五官整形、器官再造、四肢躯干整形、乳房整形、会阴整形、先天性皮肤组织缺陷治疗、体表肿瘤切除后继发缺损修复等业务。医院高度重视烧伤外科学科发展,制定了学科发展目标和规划,设立了专项基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配置和人才培养。6年医院新门诊医技病房综合楼启用后,医院将在发展空间、实验平台建设、人才引进、设备购置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以满足学科发展规划的要求。自年以来,科室门诊量、住院人数、病床周转率持续大幅上升,病人平均住院日持续下降。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服务百姓的宗旨不变,百姓将会永久获得优质、高效的医学服务。
1导师简介
刘文明,男,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容主诊医师,医院烧伤整形、创面修复科科室负责人。年毕业于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参加工作后一直工作在烧伤整形外科专业第一线,于4年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整复外科脱产进修修复重建及整形美容一年,在《中华烧伤外科》、《中华整形外科》、《中国医疗美容》《滨州医学院学报》等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2部。业务特长:1、各种类型烧、烫伤救治,体表慢性难愈合性创面修复;2、瘢痕预防、治疗,瘢痕畸形矫正;3、擅长面部美容整形手术,如各类眼整形、鼻整形、耳整形等;4、擅长治疗各种体表肿瘤、肿块、先天与后天引起的各类畸形等,手术精细,效果完美;5、各类头面颈、躯干、会阴、四肢的畸形矫正手术。兼职: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瘢痕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烧伤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老年医学学会基层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创面修复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烧创伤与康复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滨州市医学会烧伤整形与医学美容分会委员。
崔光怀,男,教授,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烧伤科)负责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整形外科)负责人,兼任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与创面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学会烧创伤修复重建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烧伤外科质控中心副主委,山东省医学会烧伤整形外科学会常委,山东省医学会美容美学学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烧伤整形外科学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美容整形外科分会常委,滨州市美容美学质控中心副主委,山东省工伤鉴定评审专家。崔光怀教授学识渊博,儒雅风趣,理论知识雄厚,富有开拓精神。业务能力始终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发表学术文论几十篇。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均成为高层次学术人才,服务社会,造福百姓。
14美容医学
1学科简介
医院美容医学部成立于7年,是我院专门为美容医学专业设立的,集美容医学医、教、研及指导基层于一体,是省医院美容医学专业科室。现科室门诊诊疗区域余平,设VIP接待室、休息室、多个层流手术室、微整形操作间、美学设计谈话室、双诊室、毛发移植准备室及换药室。手术室内配有多功能美容手术床、负压吸引器、皮肤磨削机、毛发移植机、水光注射仪等各种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现每年完成各种整形美容类手术余例,服务范围辐射国内多个省市。科室现开展眼部综合整形、鼻部综合整形、毛发移植、自体脂肪精细移植、胸部整形、脂肪抽吸塑形术、妇科整形、微整形、瘢痕美容修复、各类先天畸形美学修复及各类体表肿瘤美容修复等。本学科的成员现担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美容整形外科分会常委、滨州市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医学美容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线雕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整形美容外科学分会瘢痕美容整形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科成员就美容医学中的面部整形、面部年轻化、乳房整形、口腔颌面外科整形、脂肪整形等在全国、省、市等会议上进行专题讲座和工作交流达数十次。潜心发展美容医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在业内有很强的学术地位,现在为整形美容医学硕士培养点,近期发表各类期刊美容医学论文40余篇。
1导师简介
张国辉,男,副主任医师,美容主诊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担任美容医学部科室负责人。兼山东省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保健与康复分会委员,滨州市皮肤性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第一届医学美容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损伤救治康复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线雕分会委员,中国医促会整形美容外科学分会瘢痕美容整形专业委员会委员。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参与科研项目2项,获得实用性专利2项。完成上海九院整复外科整形美容专业高级研修班,维也纳KrankenanstaltRudolfstiftung医院访问学者。专注于眼鼻整形、毛发移植、脂肪抽吸塑形及移植、乳房整形、微整形、面部年轻化等方面的研究。
4临床风采
1医疗技术
1抗击疫情
1活动剪影
招生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