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山东省委紧急选派35名护理队伍支援武汉,李晓同志作为济南市第四批也是天桥区首批援助武汉青年护理人员,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抗疫”征程。
抗击疫情,青年先行。医院已经工作了八年,医院临床医技团支部组织委员、外科副护士长。无论是院团委的活动还是在临床科室的工作,她都是一副雷厉风行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
驰援武汉前有记者来采访,她全程笑呵呵,说起疫情并不显得特别紧张,但是当提到家里患病的母亲时,李晓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是疫情就是命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责无旁贷。
最美春“晓”
医院领导和同事们为李晓送行
抵达武汉后,她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培训工作中,集中学习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相关防控和诊疗指南,反复进行实操练习,参与各项防控细节的讨论学习,并顺利通过考核。2月9日,李晓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凌晨12医院B区值班,医院是医院,李晓与来自各省的护理队员共同负责B舱A区的位患者。接收的患者都是确诊病例,感染性很强。李晓的第一个夜班,忙碌的几乎无法停下脚步。尽管有各种困难,她还是凭借丰富的工作经验,顺利完成了第一个班次。
凌晨12点,李晓同志与同事们
接到紧急通知,前往方舱的路上
不知不觉,李晓到武汉近二十天了,她渐渐的适应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进行高强度的工作。防护服里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从入仓到出仓的十几个小时,必须保证不吃不喝不上厕所。N95的口罩紧贴在脸上,取下时,脸颊上都是凹陷的红色印记。护目镜勒的脑袋生疼,里面的雾气,更是像高度近视的人,看什么都是模糊的。每一项护理操作,都是用尽全力,才能确保不出差错。
尽管如此,李晓还是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每天的工作当中。2月22日,李晓护理的第一例康复患者出院了,李晓说:“患者出院,是我最幸福的事了。我和其他护理姐妹们竭尽全力的抵抗疫情,就是为了让患者早日与家人团聚。”患者在出院前激动的表示:“你们就是我们生的希望,是当今的雷锋,新时代的勇士!”于是患者拿出心愿条写下了感谢的话语,医院的心愿树上。
脱下防护服,脸上凹陷的红色压痕
出院患者写下的感谢条
护理工作中,细心的李晓发现,对隔离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心理疏导也同样重要。很多患者通过大声呼喊来寻求更多的